标准搜索结果: 'GB/T 18487.1-2015英文版'
标准号码 | 内文 | 价格(元) | 第2步 | 交付天数[PDF] | 标准名称 | 相关标准 |
GB/T 18487.1-2015 |
英文版
| 380 |
购买全文
|
现货, 9秒内下载
|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T 18487.1-2015
|
标准编号: GB/T 18487.1-2015 (GB/T18487.1-2015) 中文名称: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英文名称: Electric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行业: 国家标准 (推荐) 中标分类: T35 国际标准分类: 43.040.99 字数估计: 46,425 发布日期: 2015-12-28 实施日期: 2016-01-01 旧标准 (被替代): GB/T 18487.1-2001 引用标准: GB 1002; GB 1003-2008; GB 2099.1; GB 7251.1-2013; GB 10963.1-2005; GB 14048.2-2008; GB 14048.3-2008; GB/T 14048.4-2010; GB 16895.3-2004; GB 16916.1-2014; GB/T 16935.1-2008; GB/T 17045-2008; GB/T 19596-2004; GB/T 20234.1-2015; GB/T 20234.2-2015; GB/T 20234.3-2015; GB/T 21 起草单位: 国家电网公司 归口单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标准依据: 国家标准公告2015年第40号 提出机构: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发布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范围: GB/T 18487的本部分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分类、通用要求、通信、电击防护、电动汽车和供电设备之间的连接、车辆接口和供电接口的特殊要求、供电设备结构要求、性能要求、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急停、使用条件、维修和标识及说明。本部分适用于为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充电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 包括交流充电桩、非车载充电机、电动汽车充电用连接装置等, 其供电电源额定电压最大值为1000V AC或1500V DC, 额定输出电压最大值为1000V AC或1500V DC。本部分也适用于从现场储能系统(如缓冲蓄电池组等)获得
GB/T 18487.1-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8487.1-2015 英文名称: Electric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1 范围
GB/T 18487的本部分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分类、通用要求、通信、电击防护、电动汽车和
供电设备之间的连接、车辆接口和供电接口的特殊要求、供电设备结构要求、性能要求、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急停、使用条件、维修和标识及说明。
本部分适用于为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充电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包括交流充电桩、非车载充电机、
电动汽车充电用连接装置等,其供电电源额定电压最大值为1000VAC或1500VDC,额定输出电压
最大值为1000VAC或1500VDC。
本部分也适用于从现场储能系统(如缓冲蓄电池组等)获得能量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
在如下特殊条件下,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应增加附加功能:
a)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位于危险区,该区域存在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燃料或其他可燃或爆炸性物质;
b)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设计安装于海拔2000m以上。
本部分不适用于与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维护相关的安全要求,不适用于ISO 17409规定的车载
充电设备,也不适用于无轨电车、铁路车辆、工业车辆和主要用于非道路车辆的供电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002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 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GB 1003-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三相插头插座 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GB 2099.1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7251.1-201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IEC 61439-1:2011,IDT)
GB 10963.1-2005 电气附件 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 第1部分:用于交流的断
路器(IEC 60898-1:2002,IDT)
GB 14048.2-2008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2部分:断路器
GB 14048.3-2008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以及熔断器组
合电器(IEC 60947-3:2005,IDT)
GB/T 14048.4-201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4-1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机电式
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含电动机保护器)
GB 16895.3-2004 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接地配置、保护导
体和保护联结导体(IEC 60364-5-54:2002,IDT)
GB 16916.1-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RCCB) 第1部
分:一般规则(IEC 61008-1:2002,MOD)
GB/T 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IEC 60664-1:
2007,IDT)
GB/T 17045-2008 电击防护 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IEC 61140:2001,IDT)
GB/T 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
GB/T 20234.1-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234.2-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GB/T 20234.3-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GB/T 21711.1-2008 基础机电继电器 第1部分:总则与安全要求(IEC 61810-1:2003,IDT)
GB 22794-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和带过电流保护的B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B型
RCCB和B型RCBO)(IEC 62423:2007,IDT)
GB/T 27930-2015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GB/T 28569-2012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电能计量
GB/T 29317-2012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
GB/T 29318-2012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NB/T 33001-2010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
IEC 60269(所有部分) 低压熔断器(Low-voltagefuses)
IEC 60898(所有部分) 电器辅助设备 家用和类似设备用过电流保护回路开关
IEC 60947-6-2:2007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6-2部分:多功能电器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或设备)
IEC 61009-1:2013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残余电流操作断路器(RCCBs) 第1部
分:一般规则
IEC 61851-23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23部分:直流充电站
IEC 62477-1:2011 电力电子变换器系统和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596-2004、GB/T 29317-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充电系统
3.1.1
充电
将交流或直流电网(电源)调整为校准的电压/电流,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电能,也可额外地为
车载电气设备供电。
3.1.2
充电模式
连接电动汽车到电网(电源)给电动汽车供电的方法。
3.1.2.1
模式1
将电动汽车连接到交流电网(电源)时,在电源侧使用了符合GB 2099.1和GB 1002要求的插头插
座,在电源侧使用了相线、中性线和接地保护的导体。
3.1.2.2
模式2
将电动汽车连接到交流电网(电源)时,在电源侧使用了符合GB 2099.1和GB 1002要求的插头插
座,在电源侧使用了相线、中性线和接地保护的导体,并且在充电连接时使用了缆上控制与保护装置
(IC-CPD)。
3.1.2.3
模式3
将电动汽车连接到交流电网(电源)时,使用了专用供电设备,将电动汽车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并
且在专用供电设备上安装了控制导引装置。
3.1.2.4
将电动汽车连接到交流电网或直流电网时,使用了带控制导引功能的直流供电设备。
注:模式2、模式3、模式4应具备控制导引功能。
3.1.3
连接方式
使用电缆和连接器将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电源)的方法。
3.1.3.1
连接方式
将电动汽车和交流电网连接时,使用和电动汽车永久连接在一起的充电电缆和供电插头,见图1。
注:电缆组件是车辆的一部分。
连接方式
将电动汽车和交流电网连接时,使用带有车辆插头和供电插头的独立的活动电缆组件,见图2。
注:可拆卸电缆组件不是车辆或者充电设备的一部分。
3.1.3.3
连接方式
将电动汽车和交流电网连接时,使用了和供电设备永久连接在一起的充电电缆和车辆插头,见图3。
注:电缆组件是充电设备的一部分。
3.1.4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3.1.5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
设备或组合式设备,以充电为目的提供专用功能将电能补充给电动汽车,满足本部分规定的充电模
式和连接方式:
---对于模式1/方式B,供电设备由电缆组件组成;
---对于模式2/方式B,供电设备由带有功能盒的电缆组件组成;
---对于模式3/方式C,供电设备由充电设备组成;
---对于模式3/方式B,供电设备由充电设备和电缆组件组成;
---对于模式4/方式C,供电设备由充电设备组成。
3.1.6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包括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和满足车辆充电相关功能的系统。
3.1.7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
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直流电源的充电系统。
3.1.8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系统
为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源的充电系统。
3.2.1
直接接触
人员或动物与带电部分的电接触。
[GB/T 2900.1-2008,定义3.5.68]
3.2.2
间接接触
人员或动物与在故障状况下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接触。
[GB/T 2900.1-2008,定义3.5.69]
3.2.3
表征一个绝缘体实现其功能的能力的各种性质。
注:有关性质的例子是:电阻、击穿电压。
[GB/T 2900.1-2008,定义3.3.159]
3.2.4
基本绝缘
能够提供基本防护的危险带电部分上的绝缘。
注:本概念不适用于仅用作功能性目的的绝缘。
[GB/T 2900.1-2008,定义3.5.70]
3.2.5
除了基本绝缘外,用于故障防护附加的单独绝缘。
[GB/T 2900.1-2008,定义3.5.71]
3.2.6
双重绝缘
既有基本绝缘又有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
[GB/T 2900.1-2008,定义3.5.72]
3.2.7
加强绝缘
危险带电部分具有相当于双重绝缘的电击防护等级的绝缘。
[GB/T 2900.1-2008,定义3.5.73]
3.2.8
外露可导电部分
设备上能触及到的可导电部分,它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会带电。
[GB/T 2900.1-2008,定义3.5.74]
3.2.9
带电部分
正常运行中带电的导体或可导电部分,包括中性导体,但按惯例不包括PEN导体、PEM 导体和
PEL导体。
[GB/T 2900.1-2008,定义3.5.34]
3.2.10
危险带电部分
在某些条件下能造成伤害性电击的带电部分。
[GB/T 2900.1-2008,定义3.5.93]
3.3 功能
3.3.1
控制导引电路
设计用于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之间信号传输或通信的电路。
控制导引功能
用于监控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之间交互的功能。
3.3.3
连接确认功能
通过电子或者机械的方式,反映车辆插头连接到车辆和/或供电插头连接到充电设备上的状态的
功能。
3.4 电线、电缆和连接装置
3.4.1
电缆组件
(对于连接方式A是固定在车上,或对于连接方式B是连接在电动汽车和供电插座之间,或对于连接方
式C是固定在充电设备上)。
3.4.2
电缆加长组件
包括一柔性电缆或电线,其装配有非拆线插头和一个匹配的非拆线便携式插座的电缆组件。
注1:插头和插座不匹配时,该电线称为“适配器电线”。
注2:模式1、模式2和模式3的电线组不是电缆加长组件。
3.4.3
功能盒
3.4.4
缆上控制与保护装置
在充电模式2下连接电动汽车的一组部件或元件,包括功能盒、电缆、供电插头和车辆插头,执行控
制功能和安全功能。
3.4.5
标准插头/插座
符合GB 1002或GB 1003和GB 2099.1标准要求的插头/插座。
3.4.6
供电接口
3.4.7
供电插头
供电接口中和充电线缆连接且可以移动的部分。
3.4.8
供电插座
供电接口中和电源供电线缆或供电设备连接在一起且固定安装的部分。
3.4.9
车辆接口
能将电缆连接到电动汽车的器件,由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组成。
3.4.10
车辆插头
车辆接口中和充电线缆连接且可以移动的部分。
注:对应于GB/T 11918.1-2014中的连接器。
3.4.11
车辆插座
车辆接口中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并通过电缆和车载充电机或车载动力蓄电池相互连接的部分。
注:对应于GB/T 11918.1-2014中的车辆输入插座。
3.4.12
电动车辆连接到供电设备的位置。
注1:连接点指供电插座或车辆插头。
注2:连接点可以是固定安装的供电设备的一部分。
3.5 服务与使用
3.5.1
室内使用
专门设在气候防护场所使用的设备。
3.5.2
室外使用
3.5.3
微观环境(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尤为影响爬电距离尺寸的绝缘层周围环境。
注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微观环境(并不是组件或元器件)决定了对绝缘的影响。与组件或元器件的周围环境相比,微观环境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差。
注2:宏观环境指设备和器件所在环境。
3.6 其他
3.6.1
保护导体
用于安全防护的导体,如电击防护。
3.6.2
保护连接导体
提供等电位保护的导体。
3.6.3
保护接地导体
提供保护接地的导体。
3.6.4
接地端子
能够为设备和大地之间提供可靠电气连接的端子。
电气隔离
为了防止拟进行能量和/或信号交换的两个电路之间导电的防护措施。
注:电气隔离可以通过隔离变压器或光电耦合器等实现。
3.6.6
保护接地
为保障电气安全,系统/设施/设备上的一点或者多点接地。
3.6.7
剩余电流保护器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能接通、承载和分断电流,以及在规定条件下当剩余电流达到规定值时能使触头
4 分类
4.1 按供电设备输入特性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根据与其连接的供电系统分类: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连接交流电网(电源);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连接直流电网(电源)。
4.2 按供电设备输出特性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根据其输出的电流种类分类:
---交流供电设备;
---直流供电设备;
4.3 按使用环境条件
4.3.1 正常使用环境
---室内使用;
---室外使用。
4.3.2 特殊使用环境
可根据14.2规定的特殊使用条件进行分类。
4.4 按供电设备输出电压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按照输出电压分类:
---交流:单相220V,三相380V;
直流充电电流优选值:80A,100A,125A,160A,200A,250A。
注:高于950V的供电设备由车辆制造商和供电设备制造商协商决定。
4.5 按安装方式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按照安装方式分类:
---固定式(壁挂式:在墙上、立杆或其他等同位置安装;落地式:地面安装);
---移动式(如可移动的充电设备);
---便携式(如用于模式2的缆上控制与保护装置)。
4.6 按电击防护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根据电击防护分类:
---Ⅱ类供电设备:采用基本绝缘作为基本防护措施,和采用附加绝缘作为故障防护措施,或采用
能提供基本防护和故障防护功能的加强绝缘。
注:Ⅰ类和Ⅱ类定义见GB/T 17045-2008。
4.7 按充电模式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根据3.1.2的充电模式分类:
---充电模式1;
---充电模式2;
---充电模式3;
---充电模式4。
5 充电系统通用要求
5.1 电动汽车充电模式使用条件
5.1.1 充电模式1
模式1充电系统使用标准的插座和插头,能量传输过程中应采用单相交流供电,且不允许超过8A
和250V。在电源侧应使用符合GB 2099.1和GB 1002要求的插头插座,在电源侧使用了相线、中性线
和保护接地导体,并且在电源侧使用了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从标准插座到电动汽车应提供保护接地
导体。
不应使用模式1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5.1.2 充电模式2
和GB 1002要求的16A插头插座时输出不能超过13A;电源侧使用符合GB 2099.1和GB 1002要求
的10A插头插座时输出不能超过8A。在电源侧使用了相线、中性线和保护接地导体,并且采用缆上
控制与保护装置(IC-CPD)连接电源与电动汽车。
从标准插座到电动汽车应提供保护接地导体,且应具备剩余电流保护和过流保护功能。
模式2的控制导引功能见附录A。
5.1.3 充电模式3
模式3应用于连接到交流电网的供电设备将电动汽车与交流电网连接起来的情况,并且在电动汽
车供电设备上安装了专用保护装置。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具有一个及一个以上可同时使用的模式3连接点(供电插座)时,每一个连接点
模式3应具备剩余电流保护功能。
5.1.4 充电模式4
模式4用于电动汽车连接到直流供电设备的情况,应用于永久连接在电网(电源)的设备和通过电
缆与电网(电源)连接为其供电的设备。
5.2 充电模式2、模式3和模式4提供的功能
5.2.1 模式2、模式3和模式4功能要求
5.2.1.1 供电设备的控制导引功能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至少应提供以下控制导引功能:
---保护接地导体连续性的持续监测;
---供电控制功能;
---断电控制功能;
---充电电流的监测。
当电动汽车供电设备能够同时为多辆车充电时,应确保上述控制导引功能在每个充电连接点都能
独立的正常运行。
5.2.1.2 保护接地导体连续性的持续监测
在模式2、模式3和模式4下充电时,保护接地导体的电气连续性应由电动汽车供电设备持续
监测。
注:以上不适用于Ⅱ类供电设备。
对于模式3和模式4,监测是在车辆和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之间进行的。
在失去保护接地导体电气连续性的情况下,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应在100ms内切断电源。
5.2.1.3 电动汽车与供电设备正确连接的确认
供电设备应能够确定:
---车辆插头正确插入车辆插座(连接方式B和连接方式C);且
---供电插头正确插入供电插座(连接方式A和连接方式B)。
5.2.1.4 供电设备供电控制功能
仅当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之间的控制导引功能与允许通电状态信号建立正确关系时,电
动汽车供电设备才可向电动汽车供电。
5.2.1.5 供电设备断电控制功能
当控制导引功能中断,或控制导引信号不允许充电,或充电设备门打开等活动造成带电部位露出
时,应切断对电动汽车的供电,但控制导引电路可以保持通电。
注:断电也可能由于其他原因,如停电。
5.2.1.6 充电电流的监测
供电设备通过PWM(模式2和模式3)或通过数字通信(模式4)告知电动汽车允许最大可用电流
值,该值不应超过供电设备额定电流、连接点额定电流和电网(电源)额定电流中的最小值。
1) 可提供其他可选功能。
5.2.2 模式2、模式3、模式4的可选功能1)
若在充电过程中需要额外通风,则需由固定设施(如,建筑物)进行通风否则供电设备不能供电。
注:本要求主要针对室内充电。
5.2.2.2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可用负载电流实时调节
可通过某种方式保证充电电流不超过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及交流或直流电网实时可用负载电流。
5.2.2.3 车辆插头和/或供电插头的连接
提供锁止机构来保证车辆插头和/或供电插头的可靠连接。供电设备额定电流小于或等于16A该
功能为可选,大于16A该功能为必选。
5.2.2.4 避免意外带电切断
采用具有锁止功能的装置或其他措施避免意外带电断开。
在模式4下,应采用数字通信以实现车辆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的控制,通信协议应符合
GB/T 27930-2015。
数字通信对于充电模式2、模式3为可选。
7 电击防护
7.1 一般要求
危险带电部分不应被触及。
应实现在单一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措施。
模式4下,电动汽车应具备充电回路接触器粘连监测和告警功能,供电设备应具备供电回路接触器
粘连监测和告警功能。
触及危险部分的防护等级应满足:
---所有充电模式,连接方式B或连接方式C,车辆插头与车辆插座耦合时,车辆插头与车辆插座:
---充电模式3,连接方式A或连接方式B,供电插头与供电插座耦合时,供电插头与供电插座:
---充电模式1、充电模式2和充电模式3,连接方式B或连接方式C,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非耦合
---充电模式3,连接方式A或连接方式B,供电插头和供电插座非耦合时,供电插头与供电插座:
---充电模式4,连接方式C,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非耦合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体接触直流
充电针脚和套管的导体部分。
7.3 电容放电
7.3.1 标准插头的断开
压应小于或等于60VDC,或等效存储电荷应小于50μC。
7.3.2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供电电压消失
在充电模式3和充电模式4中,电动汽车供电设备断电后1s内,在其输出端子的电源线之间或电
源线和保护接地导体之间测量的电压值,应小于或等于60VDC,或等效存储电能小于或等于0.2J。
7.3.3 故障保护
根据GB/T 17045-2008,允许有以下的保护措施:
---供电的自动断开;
---双重或加强绝缘;
---电气隔离,仅限于通过一种带简单隔离的非接地电源给电动汽车供电;
GB/T 18487.1-2015
GB
NATIONAL STANDAR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CS 43.040.99
T 35
Replacing GB/T 18487.1-2001
Electric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ISSUED ON. DECEMBER 28, 2015
IMPLEMENTED ON. JANUARY 1, 2016
Issued by.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able of Contents
Foreword ... 3
1 Scope ... 6
2 Normative References ... 6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 9
4 Classification ... 18
5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Charging System ... 19
6 Communication ... 23
7 Electric Shock Protection ... 23
8 Connection between Electric Vehicle and Power Supply Equipment ... 25
9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Vehicle Coupler and Plug and Socket-outlet ... 26
10 Structure Requirements for EV Supply Equipment ... 27
11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EV Supply Equipment ... 29
12 Overload Protection and Short-circuit Protection ... 32
13 Emergency Stop ... 32
14 Service Condition ... 33
15 Maintenance ... 35
16 Marking and Description ... 35
Appendix A (Normative) AC Charging Control Pilot Circuit and Control Principle ... 36
Appendix B (Normative) DC Charging Control Pilot Circuit and Control Principle ... 52
Appendix C (Informative) Example of Locking Device of Vehicle Coupler under DC
Charging... 61
Bibliography ... 62
Foreword
GB/T 18487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parts, under the general title "Electric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Part 2. Electric Vehicles Requirements for Conductive Connection to an A.C/DC
Supply;
- Part 3. AC/DC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This part is Part 1 of GB/T 18487.
This part was drafted according to the rules given in GB/T 1.1-2009.
This part replaces "Electric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GB/T 18487.1-2001); in addition to editorial changes, it mainly differs
from GB/T 18487.1-2001 in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changes.
-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was modified with terms such as "charging system"
specified;
- "4 Classification" was added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supply equipment specified;
- "5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Charging System" was added to specify the use
condition and function of charging mode;
- "6 Communication" was added to specify th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of power
supply equipment;
- "7 Electric Shock Protection" was added to specify the direct contact protection
grade of power supply equipment;
- "8 Connection between Electric Vehicle and Power Supply Equipment" was
added to specify the functionality explanation of power coupler and vehicle
coupler;
- "9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Vehicle Coupler and Plug and Socket-outlet" was
added to specify the requirements for coupler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nd locking
device, etc.
- "10 Structure Requirements for EV Supply Equipment" was added to specify the
requirements for residual current device, etc.
- "11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EV Supply Equipment" was added to specify
the requirements for contact current, etc.
Electric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1 Scope
This part of GB/T 18487specifies classification, general requirements, communication,
electric shock protection, connection between electric vehicle and supply equipment,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vehicle coupler, plug and socket-outlet, supply equipment
structure requirement,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overload protection and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emergency stop, service conditions, repair, marking and descrip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energy storage system (such as buffer battery).
Under the following special conditions, EV supply equipment shall provide additional
functions.
a) Where the EV supply equipment is located in dangerous zone where there is
flammable gas or steam, fuel or other combustible or explosive substance;
b) Where the EV supply equipment is designed as to be fixed at an altitude above
2 000 m.
This part is not applicable to safety requirements on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or to the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as specified in
vehicle and mainly for non-road vehicle.
2 Normative References
The following referenced documents are indispens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document. For dated references, only the edition cited applies. For undated
references, the latest edition of the referenced document (including any amendments)
applies.
GB 1002 Single Phase Plugs and Socket-outlet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 Types, Basic Parameters and
Dimensions
and Similar Purposes – Types, Basic Parameters and
Dimensions
GB 2099.1 Plugs and Socket-outlet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GB 7251.1-2013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Assemblies –
Part 1. General Rules (IEC 61439-1.2011, IDT)
GB 10963.1-2005 Electrical Accessories – Circuit-breakers for Overcurrent
Protection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Installation – Part 1.
Circuit-breakers for AC Operation (IEC 60898-1.2002,
GB 14048.2-2008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Part 2.
Circuit-breakers
GB 14048.3-2008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Part 3.
Switches, Disconnectors, Switch-disconnectors and
Fuse-combination Units (IEC 60947-3.2005, IDT)
GB/T 14048.4-2010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Part 4-1.
Contactors and Motor-starters – Low-voltage
Electromechanical Contactors and Motor Starters
(including Motor Protector)
and Erec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 Earthing
Arrangements, Protective Conductors and Protective
Bonding Conductors (IEC 60364-5-54.2002, IDT)
GB 16916.1-2014 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Circuit-breakers without
Integral Overcurrent Protection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Uses (RCCB) – Part 1. General Rules (IEC 61008-1.2002,
MOD)
GB/T 16935.1-2008 Insulation Coordination for Equipment within Low-voltage
Systems – Part 1. Principles, Requirements and Tests(IEC
GB/T 17045-2008 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ic Shock – Common Aspects for
Installation and Equipment (IEC 61140.2001, IDT)
GB/T 19596-2004 Terminology of Electric Vehicles
GB/T 20234.1-2015 Connection Set of Conductive Charging for Electric
Vehicle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GB/T 20234.2-2015 Connection Set of Conductive Charging for Electric
Vehicles – Part 2. AC Charging Coupler
GB/T 20234.3-2015 Connection Set of Conductive Charging for Electric
Vehicles – Part 3. DC Charging Coupler
and Safety Requirements (IEC 61810-1.2003.IDT)
GB 22794-2008 Type B 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Circuit-breakers with
and without Integral Overcurrent Protection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Uses (Type B RCCBs and Type B RCBOs)
(IEC 62423.2007, IDT)
GB/T 27930-2015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between Off-board Conductive
Charger an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GB/T 28569-2012 Electric Energy Metering for Electric Vehicle AC Charging
GB/T 29317-2012 Terminology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Battery Swap
Infrastructure
GB/T 29318-2012 Electric Energy Metering for Electric Vehicle Off-board
Charger
GB 50057-2010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
IEC 60269 (All Parts) Low-Voltage Fuses
IEC 60898 (All Parts) Electrical Accessories – Circuit-Breakers for Overcurrent
Protection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Installations
IEC 60947-6-2.2007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Part 6-2.
Switching Devices (or Equipment) (CPS)
IEC 61009-1.2013 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Circuit-Breakers with Integral
Overcurrent Protection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Uses
(RCBOs) – Part 1. General Rules
IEC 6...
|